一、基本情况
姓名:王绍峰
学位:博士
职称:教授
二、工作经历:
1996.9任安徽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,2001.10任副教授,2006.8晋升教授。2013年调动至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至今。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,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、一般项目3项。
三、研究方向、承担课程:
研究方向:中古近代汉语、社会语言学
承担课程:古代汉语、训诂学
四、所获荣誉
《初唐佛典词汇研究》获安徽省第七届(2005年)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(著作类)二等奖;主持完成“语文新课标下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的优化与调整”,获安徽省省级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(2012年获)
五、代表性学术成果
1,《初唐佛典词汇研究》(专著),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
2,《“巴毁”新考》,《古汉语研究》2009年第1期;
3,《〈释迦方志〉校注续补三则》,《古汉语研究》2007年第3期;
4,《中古总括副词“絓是”》,《古汉语研究》2006年第1期;
5,《道宣文献价值散论》,《阜阳师范学院学报》2005年第1期;
6,《释“掇(门)”、“扣(门)”、“挜(门)”》,《辞书研究》2005年第2期;
7,《〈释迦方志〉校注补》,《古汉语研究》2005年第1期;
8,《“北约魏帝旧渠”正读》,《古汉语研究》2004年第4期;
9,《读〈敦煌变文校注〉札记》,《古汉语研究》2004年第2期;
10,《〈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〉补》,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》2003年第2期;
11,《说“会”》《民俗研究》,2003年第2期;
12,《说“捉搦”》,《敦煌学辑刊》2003年第1期;
13,《〈汉语景教文典诠释〉指谬》,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》2001年第4期;
14,《释“掇门”》,《古汉语研究》2001年第1期;
15,《<续高僧传>之语文学考察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。